回溯大麦微针植发发展过程中的每一次里程碑,会发现持续的研发创新是它迎接市场变化的立身之本。从2006年率先引进微针植发技术、到与南方医院合作研发推出毛囊细胞活性培养液(IS)、率先推出不剃发植发,再到今年重磅发布的新一代极速微针技术,这些在科研创新方面的努力,悄悄地在竞争中拉开了与同行的差距。
近期,基于取得的科研成果,大麦微针植发正式确定掌握核心植发技术的全新品牌战略定位,将其拥有的微针植发技术、不剃发植发、不剃发微针植发以及新一代极速微针技术归总到技术优势里,集中展现大麦微针植发在植发手术端的创研能力,以及表达继续发挥技术领先优势,满足广大发友的多元化消费需求的强大自信。
大麦高端植发手术满足多样化需求,新一代极速微针技术极大缩短手术时长
对于脱发患者来说,毛囊是不可复制的,是极其珍贵的有限资源。因此,好的植发技术一定要做到珍惜每一根毛囊,在植发过程中,将毛囊完好地种植在脱发区域,同时在种植过程中把握好种植方向和种植密度,让新种植的毛囊与原生发无限接近,这样才能实现更优越的种植效果,这些优势微针植发技术全部可以实现。据了解,大麦在2006年率先引进的微针植发技术,其所使用的种植笔孔径在0.6mm-1.0mm之间,种植孔比传统植发小三分之一,创口小,恢复快,相同面积可以多种植30%发量,并且,术后24小时即可冲洗。
而今在微针植发技术上升级更新的新一代极速微针技术,在继承原有优势的基础上,可以实现一次连续种植10个毛囊。相比原来的种植笔一次只能种植1个毛囊,医生在植发手术中需要反复换针,种植一个毛囊的时间约为1秒,但换针时间需要1.5到2秒,再加上医生重复作业的疲劳,新一代极速微针,通过一次连续种植10个毛囊,促使植发速度得到了提高,将手术时间缩短三分之一,进一步提升了患者的体验度。另外,由于手术时长缩短,让毛囊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间更短,因此成活率也会更高。
众所周知,植发手术的时长问题一直是行业的痛点,它带来的不只是患者的体验感差,还有对长时间暴露在外的毛囊活性的损伤。因此,新一代极速微针技术的发布,减少三分之一手术时长的成功,直接利益看似只是技术革新带来的效率提升,其实,它在提升毛囊活性上的成绩也不容忽视。
在接受北京电视台采访时,大麦微针植发执行董事兼崔韶芳女士表达了对技术创新的肯定,她表示:“我觉得一个品牌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创新和服务的提升,大麦是比较注重品牌发展的。”她的表态无疑进一步肯定了大麦微针植发要走的是技术价值之路,聚焦于价值上面,走的是价值医疗,医疗向善。
夯实掌握核心植发技术全新品牌定位,大麦用好技术赋能好医生服务广大发友
一个冷知识是,医生的医疗服务水平不只与其知识体系、科研精神以及临床经验相关,还跟植发手术的技术水平相关联。不可否认的是,越是高端的植发手术,带来的医疗效果往往会更好。但是好的植发手术,对医生的要求也会更高。
因此,好医生需要不断提升医疗技术能力,掌握更先进的植发手术,才能实现更优越的植发效果。很显然,不同的植发技术带来的植发效果是有差异的,举个例子,在发际线种植上,微针植发具备强优势。相较传统镊子植发的种植孔约1.0mm-1.5mm,微针植发技术的种植孔仅为0.6mm-1.0mm,更接近无创,结痂和愈合期也更短,最快可以实现术后24小时洗头。并且种植笔可以实现360度的方向掌控,这可以让种植后的头发发流感与原发保持高度统一,从而让新生头发的生长效果更加自然。
如前文所述,新一代极速微针技术优势也非常明显,但掌握新一代极速微针技术就需要医生们的全身心投入,将其熟练应用如有臂使,才能真正发挥出新技术的全部优势。
基于此,大麦微针植发品牌负责人王宏伟先生在本年度的品牌战略升级发布会上,又公布了好医生+好技术=好效果的全新价值理念,借此鼓励医师团队的自我提升,激励全体成员为消费者创造更好的医疗服务。
大麦作为微针植发技术、不剃发植发技术、不剃发微针植发技术的引领者的技术研发之路,是大麦掌握核心植发技术的品牌基因。从技术效果角度看,在植发技术上的创新投入是完全值得的,新的植发手术的推出,满足了广大发友的个性化、多元化的审美需要,与此同时,也在驱动毛发行业的向上发展,意义重大。
此外,正式确定掌握核心植发技术的品牌战略定位,对大麦植发来讲,在内部可以形成驱动力,激励医生们积极拥抱新技术,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服务,在外部,是品牌自信的展现,这代表未来大麦微针植发在技术端的投入将会持续增加,持续为广大发友带来高质量医疗服务。
在医疗服务领域,毛发医生和植发技术更像是相互咬合的两个齿轮,只有一起“协作”才产生真正的动能。基于此,大麦微针植发在医师培养和技术研发上进行了“双线”考核,不断强化品牌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坚持以好效果为目标,给广大发友带来好服务。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
联系我们:890 5783@qq.com
网站地图 合作伙伴 版权声明 关于本站
中国软件网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