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中国软件网> 软件 >

陕西高陵 从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到美丽村庄

2021-06-10 17:57:07   

  【走进红色美丽村庄】陕西高陵 从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到美丽村庄

  人民网西安6月9日电(孟植良)从西北人民革命大学遗址到“红色熔炉”干部培养主题展馆,从年产各类鲜菜近20万吨的蔬菜种植基地到总面积超12万平方米,年产150万盆各类花草的花园农村……随着乡村振兴,陕西西安高陵区的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通远村 从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到红色熔炉

  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旧址博物馆、“红色熔炉”干部培养主题展馆、初心学堂、通远坊烈士陵园……走进西安市高陵区通远街道通远村,浓浓的红色气息扑面而来。

  1949年5月,为解决干部队伍不足的问题,时任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西北军政委员会政委习仲勋合并了当时的延安大学、西北人民艺术学校、西北财经学校,指导创办了以政治思想教育为主的干部学校——西北人民革命大学。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在此后经多次变革发展为现在的西北政法大学,学校在高陵的四年里,共为西北地区培训一万两千余名党政和专业干部,有力支援了西北地区人民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区的政权建设。

  2020年11月,通远村被确定为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高陵区紧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体目标和“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总体要求,以通远街道通远村为重点,依托丰厚的红色资源和雄厚的产业基础,充分利用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旧址旁的“红色熔炉”干部培养主题展馆,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生机,为实现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近年来,前往通远村参观学习的党员干部和打卡留念的游客络绎不绝,已然成为西安市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基地。

  何村:走向全国的“蔬菜大棚村”

  何村地处西安市高陵区通远街道西北部,1992年,何村在当地率先发展大棚蔬菜。2000年,实现大棚设施蔬菜全村覆盖。绿色无公害蔬菜不仅是全村的主导产业,还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金字招牌。

  2005年以来,何村“两委”班子致力于产业结构调整,努力推广“一村一品”、设施农业示范园,大规模发展日光温室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如今,何村已建成日光温室大棚3180栋,年产各类鲜菜近20万吨,蕴育产生了8个农业专业合作社、200余名职业农民经纪人,形成了以何村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区的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黄瓜、西红柿、芹菜、豆角等优质果菜品,已经销往河南、湖北、湖南、新疆、内蒙、太原等省内外市场。何村也成为西安市“先进科技示范园”、陕西省“小康示范村”和中西部地区最大的无公害蔬菜基地。

  2020年,何村作为高陵区新时代党性教育基地教学点,村党支部顺应电子商务发展新形势,开通网络直播间并组织群众每晚7点至9点,通过网络直播平台销售当地农产品。电商作为何村致富增收的新渠道,第一时间把农村的产品推向大市场,省去了农产品走向市场的采购、菜商、超市等繁琐环节,观众通过看何村直播,一个电话就可以购买到放心的绿色蔬菜,节省流程时间,降低了菜价,也增加了村民收入。

  何村大棚蔬菜规模不断壮大,带动了周边一批群众增收致富。一排排、一栋栋大棚是村民们对幸福生活的期盼,更是蔬菜特色产业振兴乡村的最美“丰收图”。“我们何村蔬菜专业合作社将以蔬菜产业为依托,带领社员以生产优质蔬菜为目标,做优品牌、做强产业,为乡村振兴打好产业基础。” 何村党支部副书记潘克红对人民网记者表示。

  仁村:走上鲜花铺就的致富路

  而在何村不远处的仁村,则在近年来的发展中,通过发展花卉种植产业,走上了致富路。

  在仁村党建花园农场的现代化种植大棚里,天竺葵、海棠、角堇、彩叶草等20余个品种花草长势喜人,工人们正在将一批批彩叶草、大花海棠等装车发往西安等地。这些花草将作为重要景观妆点西安钟鼓楼、南大街、北大街、曲江大道等城市繁华路段。据介绍,花园农场占地62亩,年产花苗百万株。

  作为高陵区新时代党性教育基地教学点,仁村的花园农场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发展壮大,是因为这里有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仁村党支部,团结和带领全村124名党员、3996名村民真抓实干、开拓创新。2017年初,为了发展村集体经济,引导村民优化产业结构,带领广大村民群众致富,村里成立了仁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全村三千余名村民成为股民。经全体股东代表决议及仁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多方调研,决定建设合作社首个项目——党建花园农场,以花卉种植销售为主营业务,发展花卉种植产业。

  2018年,占地62亩的花园农场项目建成投产。“目前现代化智能温室、花卉拱棚、花卉育苗温室等总面积超过12万平方米,每年可生产150万盆各类草花,能够实现羽衣甘蓝、角堇、万寿菊、海棠、一串红等20余个品种草花的长期供应。”仁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集体经济合作社负责人肖鹏表示,该项目以草花生产租售为主营业务和突破口,以花园休闲观光为拓展,以辐射带动仁村农业转型为方向,以乡村振兴为终极目标,打造集草花生产展销、休闲观光、职业花农培训、设计租摆于一体的精致农场。

  党建花园农场项目的建成,解决了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等难题,健全了带贫益贫机制,形成了人人支持、人人参与、抱团发展的村级集体经济,实现脱贫致富良好氛围。“自从村里的党建花园农场建成后,我就在这打工,既能照顾到家里,一个月还能挣到3000多块钱。”仁村三组村民尹金玲高兴地说。据了解,2020年,仁村集体收入19.06万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9820元。

  通远村村民彭刚伟在当地经营着一家农家乐,谈起近年来当地的变化时他表示,“红色村建设给我带来的不只是村内人居环境和民风改善,更重要的是让我的餐饮生意有了明显提升,近年来,到西北民大旧址博物馆、红色熔炉和烈士陵园的人越来越多,到我店里吃饭的人也越来越多。”

  “我们村的红色资源非常多,红色故事也不少,想当年无论是西北民大的迁建,还是抗美援朝后勤救治保障,我们很多村民都多多少少无偿参与其中,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远村作为的红色美丽村庄当之无愧。”谈到通远村被中组部确定为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当地75岁老党员王长财表示。 【编辑:苑菁菁】

新闻速递

精彩推送

联系我们:890 5783@qq.com

网站地图  合作伙伴  版权声明  关于本站

中国软件网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